实际利用外资885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1%。
因公殉职的开元镇西念自疃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贾立军。定州日报在头版欢迎最可爱的人归来,运用大幅图片、通版等多种版式设计,向英雄致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谢谢每一位白衣天使。
疫情发生后,市委宣传部迅速启动新闻应急工作机制,对疫情防控宣传舆论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新闻工作者加班加点、字斟句酌,确保新闻稿件全面准确传达市委精神,确保第一时间刊发,截止到3月底,共刊发内宣稿件1600余篇(条)。市委网信办充分运用网络治理、媒体同频共振成果,坚持舆情监测、研判、预警、处置工作24小时同步开展,积极组织各新媒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持续发出权威消息,推出一大批正能量报道,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凝聚起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小编点个赞。堵住疫情源头,切断疫情传播渠道,筑起群防群控的防火墙至关重要。
主动要求到柠檬酸家属院值守的75岁老党员侯同茹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先后推出《75岁老党员侯同茹:做好小区疫情防控守门员》《用生命守护生命》等综合稿件,以普通群众的身边故事,引导他们进一步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我市主要媒体集中开设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等专题专栏,准确报道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充分宣传各部门防控措施和工作做法。经过近5年的实践探索,2019年底试点工作圆满结束,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2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人民日报》等媒体对我市试点工作进行了报道,我市的经验做法为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提供重要支撑。
我市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为基础并适当扩大,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由政府为实施城市规划而进行开发建设的需要等界定为公共利益。全程式政务服务。首创农村(社区)两委班子及成员量化考核动态管理制度。全市25个乡镇(街道)各组建了1支不少于10人的综合行政执法队,将9个方面41项执法权限和部分行政处罚权限下放,变九龙治水为一龙治水。
城乡综合执法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在全国率先建成市乡村三级综合便民服务体系。
市综合服务中心加强与日常缴费、金融保险等相关服务资源提供方的沟通对接,以互联网+的方式,将相关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下沉到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集党务政务服务、商品服务、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体,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系统梳理400多项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统一纳入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和农村综合服务站服务范围,开设定州先锋网网站,下设定州市综合服务平台模块。
开展直供式商品服务,市级综合服务中心以统购联采、基地直采等方式,直接对接相关公司厂家、一级经销代理商及果品蔬菜基地等。探索、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网格化、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完成由治标向治本的转变。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促进城市高效有序运行扎实开展大众创业活动,采取政府主导、部门监管、三方运作的方式,建成2家综合性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200多家,落实房租物业水电费补贴443万元,被评为省级示范创业就业孵化基地。
本报讯(记者聂资滨)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498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61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339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80人。将经济适用、市场前景看好的52个项目纳入创业项目库,成立20名成功企业家、企业运营主管为成员的专家团队,开展创业培训300人,为21名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0万元,带动就业109人,为1.4万人提供创业服务。
开展就业服务网上春风行动,建立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两个清单,利用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广泛发布求职用工信息,引导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寻岗求职,确保防疫情、促就业两不误。调整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将电商纳入贴息扶持范围,降低小微企业申请办理条件,将个人贷款贴息期限由2年调整为3年,定州技师学院创业大学成功申报。
积极搭建服务平台,解决求职用工需求。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夯实就业基础。共举办招聘会32场,3303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其中为金牛药业、宝塔医疗等4家重点企业招聘58人,缓解了特殊时期企业用工需求。坚持创业带动就业,激发创业主体活力。实施互联网+技能培训计划,建立中国职业培训在线定州分站,疫情期间面向企业在岗和转岗职工及贫困劳动力、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和退役军人开展免费线上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覆盖面,将参保职工30人(含)以下的企业裁员率放宽至不超过企业职工总数20%,将返还比例由50%提升至100%,为260家企业拨付稳岗资金646万元,惠及职工14740人,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稳定了就业岗位。
开展百万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重点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共组织开展培训班111个,培训7006人,拨付培训补贴资金765万元。加快落实失业保险返还政策,稳定就业岗位
本报讯(记者聂资滨)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498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61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339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80人。共举办招聘会32场,3303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其中为金牛药业、宝塔医疗等4家重点企业招聘58人,缓解了特殊时期企业用工需求。
开展就业服务网上春风行动,建立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两个清单,利用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广泛发布求职用工信息,引导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寻岗求职,确保防疫情、促就业两不误。坚持创业带动就业,激发创业主体活力。
扎实开展大众创业活动,采取政府主导、部门监管、三方运作的方式,建成2家综合性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200多家,落实房租物业水电费补贴443万元,被评为省级示范创业就业孵化基地。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覆盖面,将参保职工30人(含)以下的企业裁员率放宽至不超过企业职工总数20%,将返还比例由50%提升至100%,为260家企业拨付稳岗资金646万元,惠及职工14740人,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稳定了就业岗位。积极搭建服务平台,解决求职用工需求。实施互联网+技能培训计划,建立中国职业培训在线定州分站,疫情期间面向企业在岗和转岗职工及贫困劳动力、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和退役军人开展免费线上职业技能培训。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夯实就业基础。加快落实失业保险返还政策,稳定就业岗位。
开展百万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重点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共组织开展培训班111个,培训7006人,拨付培训补贴资金765万元。调整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将电商纳入贴息扶持范围,降低小微企业申请办理条件,将个人贷款贴息期限由2年调整为3年,定州技师学院创业大学成功申报。
将经济适用、市场前景看好的52个项目纳入创业项目库,成立20名成功企业家、企业运营主管为成员的专家团队,开展创业培训300人,为21名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0万元,带动就业109人,为1.4万人提供创业服务通讯员艾琳摄。
明月店镇积极探索廉政教育新路径,让廉政文化走进荷园。游客在欣赏荷塘美景的同时,接受了生动的廉政教育开展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落实不到位等行为整治,结合省实名制平台,整治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落实不到位、实名制信息未上传省平台或上传不及时、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落实不到位,政府投资项目不得垫资施工等政策落实不到位等行为。开展计价活动不规范行为整治,结合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及内部质量控制情况,整治违反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程执行不规范、造价工程师违法违规执业等行为。
开展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行为整治,查找问题线索,依法依规对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行为进行深入整治。本报讯(记者赵珍珍)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自9月至11月底,我市开展建筑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涉及所有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开展招标投标不规范行为整治,对招投标项目、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评标专家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检查和整治。开展标后不履约行为整治,结合省实名制平台,整治处理招标人、中标人不按合同履约,现场主要管理人员不到岗、擅自变更等行为。
开展未取得施工许可擅自施工行为整治,结合违规违建项目专项清理规范工作,对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处理,对于清理规范期间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处罚放映员全程佩戴口罩,映前对放映器材进行检测和消毒,对放映地点进行全面消杀和清洁,规范垃圾收集处理,保持放映场所干净卫生,确保放映活动安全有序开展。